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的街头,随便拉
“一座百米高的孤峰,陡峭岩壁。
国庆七天该怎么度过?来武汉旅游
沪上以南,东海之滨,钱塘江畔,
昨天,被誉为“地标奇迹”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历经5年筹建正式通航。别以为它只是一座迎送亿万宾朋的机场,它还是一座艺术殿堂!对,你没看错,它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艺术馆。
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为新机场奉献了20余件(组)大型公共艺术作品,使其成为机场人文气息的载体。我猜各位小伙伴还没机会去新机场一游,那就跟着艺绽君一饱眼福!
83岁袁运生再出山
一人包揽8幅作品
著名艺术家袁运生40年前曾为首都机场创作壁画《生命的赞歌——泼水节》,因画面中出现裸女形象而引起轩然大波。如今,他再次出山创作8幅作品。
8幅作品分别取材自我国古老神话故事——盘古开天、夸父追日、伏羲画卦、共工撞不周山、女娲补天、大禹治水、愚公移山、嫦娥奔月。
刘平 摄
刚刚完成的《女娲补天》采用纯黑白色调,仅以炭条完成全部画面的勾画。画面中的女娲正飞向天空,健美的身材和义无反顾的神情充满力量感。有趣的是,40年前,袁运生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因出现裸女引起轩然大波,这次的创作中,仅以《女娲补天》为例,画面中大部分人是穿着衣服的。
刘平 摄
“人物的动作已经这么自由了,不需要再裸体了。而且,也不要把裸体看成最高境界。高兴穿就穿,不高兴穿就不穿,这样更自由一些。”袁运生笑着说。
IQ测试现场题
跟徐冰念英文方块字
中国园内有一组作品名为《石凳》,由当代艺术家徐冰创作。
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这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作品《观书有感》。徐冰的作品就以一种另类形式将这首诗的内涵展现出来。
徐冰早在1993年时就开始创作英文方块字,也就是以中文书法的运笔来书写英文字母。而那些由字母组成的单词,也如同汉字的笔画可以组成汉字一样,被用来组成一个个新的、可以被读出来的方块字。
《石凳》在19个石凳上刻出了《观书有感》英文版全部近30个单词。
还有你想不到的!徐冰的英文方块字还被澳大利亚列入智商测试题库!徐冰认为,文字的隐喻潜在地构筑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而中英文书法试图打破文字的这种特性,寄托了他对中、英两种语言之间能够形成有效沟通和融合的愿望。
假亦真来真亦假
展望做出真的“假山石”
在“中国园”里还有艺术家展望的一件雕塑作品《假山石175#》。它以不锈钢拷贝真实的太湖石,再抛光成镜面,塑造出真正的“假山石”。
它融古今哲理之逻辑矛盾于镜面光亮的美妙反射中,可谓既人工又自然,既传统又现代。
不法自然,法心境
朱锫《意园》穿林驱雾
作品位于五个庭院中的“田园”里,有朱锫的作品《意园》。其创意源于唐代诗人李峤的诗句:《风》中的“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”诗意情境。
作品似山、似林、似雾、似云,人游走其间,似穿林驱雾,感悟“藏、息、休、游”之经验,暗含中国传统建筑园林之艺术精神。晚间,“竹林”由明渐暗,节奏犹如人的呼吸,暗示大自然的生命。作品不是模仿真实的自然,而是映射心境自然。
费俊率“归鸟”迎客
气象航班信息实时互动
将从大兴机场入境的小伙伴看过来!!这里真的好玩极了!
国际旅客到达后走向海关必经的两条通道里,还有两件数字艺术作品。一件为《归鸟集》数字画卷,另一件为《微笑窗口》数字画壁。
《归鸟集》运用中国宋代花鸟画的视觉语言,营造出一幅精妙灵动的数字花鸟长卷。画面中的飞鸟、植物都在实时与人、天气、机场互动。当你经过这幅画,屏幕下方的感应器就会“通知”鸟儿起飞跟随你,如果你停下来,鸟儿们会聚集在你跟前的画面上。
画面还会实时接收气象数据使画面产生变化。大风,画面上树枝也会晃动;下雪,整座花园就会变得银装素裹。数字画面还会与机场航班起降数据实时联通,每有航班起飞或降落,都会有一只鸟儿“载”着这架飞机的航班号飞入画面。遇到起降高峰期,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群鸟共舞的精彩画面。
另一件数字艺术作品《微笑窗口》是一面以多语言“欢迎”文字以及多种族孩子“微笑”图像构建的数字画壁。它通过互动影像的方式,实现了既有浮雕质感。又富有动态美感。它由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初始设计方案,最终由费俊深化,呈现出数字画壁。
王中候机楼里搭“舷窗”
实时欣赏北京美景
国际到达旅客,走出飞机后不久,可以在新机场内看到一组“舷窗”。舷窗屏幕上有一些小图标,每一个图标都记录着北京一个景点的影像,点击图标,颐和园、天坛公园、北海公园、中山公园、景山公园等景点的实时影像便会出现在游客面前。
这组作品由王中、靳海璇设计,艺术家以此暗喻:北京是中国的“窗口”,而新机场是北京的“窗口”,承载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。
盛姗姗玻璃雕塑
推荐阅读:旗龙